[攝影雜談][Pen-FT]Lady Grey 400-(三)黑白、構圖與布列松。


Olympus Pen-FT
F.zuiko 38mm f1.8
Lady Grey 400

今天想簡單的談一個比較不太會被注意的小點,也就是灰階的部份。
一般來說多數的人都喜歡拍攝彩色的主題,也是喜愛正片的高度飽和與鮮艷、負片的各種變化才愛上銀鹽的美。

而彩色負片一直到1942年才被發明,那麼彩色之前的黑白世界呢?







關於黑與白,要先提到的就是攝影大師--布列松


著名的法國攝影師Henri Cartier-Bresson(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2日)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1931年廣泛遊歷各地,作品也開始在報紙、雜誌、書籍上陸續發表。他偏愛黑白攝影,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新聞攝影的創立人。




Cartier-Bresson, Henri - Behind the Gare Saint-Lazare [1932] 


從小向畫家叔父路易斯(Louis)學習油畫的布列松,自然受到藝術許多陶薰,及得到美學的涵養;1927年,19歲的布勒松進入了一所私立藝術學校和洛特學院,19281929年,布勒松進入劍橋學習英國藝術和文學。青壯年時遊歷世界各地,拍攝了許多紀實攝影以及新聞攝影。


他曾在戰後1948年前往印度拍攝的甘地葬禮,以及在此後1949年前往政權更替的中國從事的攝影紀實,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1949年,他分別在國民黨統治大陸最後的6個月和共產黨取得政權後的6個月內從事了大量拍攝活動,在北京記錄下了最後一批太監的影像,並見證了北京新政權的建立。此後又前往荷屬東印度,拍攝紀錄了印尼的獨立。
1954年蘇聯領袖史達林逝世後,他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蘇聯的西方攝影記者。


在晚年(1970年代),布勒松逐漸退出職業攝影行業,1975後就不再有他的攝影作品出現。相反的他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私人繪畫中。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他逝世後,稱他是「法國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世界各地崇敬他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示了哀思。


1952年,布勒松的著作 《決定性瞬間》(法語: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語:The Decisive Moment)出版。
在此後,這本書幾乎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法語版Images à la Sauvette,大意為「圖像進行時(images on the run)」或是「攫取的圖像(stolen images)」,名稱由布勒松本人所敬仰的希臘裔法國出版家Tériade所取。英文名「決定性瞬間」則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取。


以上摘路自維基百科







Cartier-Bresson's first Leica


很多媒體都報導過,布列松一生只使用萊卡相機拍攝。
之所以布列松選擇使用萊卡"M"系列的相機,是因為他希望將快門聲降到最低,讓自己就像是個徹底的旁觀者,在想按下快門時讓人神不知鬼不覺。














受過藝術訓練的布列松,自然對「構圖」、「光線」、「明暗基調」有過人的掌握度。但美學的涵養並不能只靠訓練而成,還必須要內在的探索與洗練才可以創作而成。










美學的要素之中,通常有幾點要素最常被提及,也就是統一、平衡、韻律、比例。




在此引用《藝術的創意與意象》一書對「統一」的解釋:藝術家使用「支配」與「從屬」的方法,來控制視覺現象的本末,或者給予所要的注意力。所有其他賴以獲得異議或感觸價值的要素,便是作品中的「支配要素」。達成支配性最容易的辦法,是「大小」,最大的形象最先看見。其次是色彩強度,第三種辦法則是「位置」,中央部位的物象可能獲得最早的注意,這說明為何繪人像或人像攝影時,頭部總是在中間的中心點之上方,這是與觀賞者在看自己的照片時,他所希望的頭部位置相一致的。






而「平衡」在藝術與美學中是種視覺條件,如「重量」、「壓力」、「張力」、「安定」等名詞,是從物理和工程學借用來的,產生觀念意義。最簡單的平衡法是「對稱平衡」,通常稱之為雙邊對稱,視覺的左右兩邊是相同的,像是鏡射一般,也僅需低限的觀察力。


「不對稱平衡」也是平衡的一種,但是較為複雜化,但是可以使欣賞者得到在其中所經驗到的喜悅反應。


「對比平衡」也可稱為相異或相反的平衡。他是不對稱的、動態平衡的風格,這種平衡最困難,因為這中間涉及各種因素的不同量的視覺要求之計算。它包括顏色之間的對比、形的對比、光度的對比,還有色與形的對比。


而「韻律」一辭基本上運用於詩和音樂,與時間的度量有關。在視覺藝術中,韻律是「一種或數種因素有秩序和規律的反覆發生。」主要的韻律有「反覆的」、「交替的」、「前進的」與「流動的」數種。


藝術之中韻律次序的建立,必須要有計畫,並經過計算,但這種計算如果沒有創造力的因子,容易形成機械的圖案,不具美感,也使觀者厭煩。也可以說是一種在理解作品時可依量的因素。



最後「比例」是最容易注意到的點,「比例」指的是各部分與整體及相互之間的大小關係。但「比例」並無永久的規則可以訂出正確的或調和的比例。曾經有人嘗試過確定一種完美的比例規則,也就是「黃金分割率」(Golden Section),但它只是種公式,若將畫面都維持在切割線上,那是會很乏味的事。


上圖布列松的攝影作品其實包含了各種法則,不知道是否是刻意或者不經意的,左下角的男人看似主角,佔的份量比相當大,剛好他對角對比著其他人物,而後方的人物又有韻律感以及平衡感的零星分布於背景,這張攝影作品的角度及產生了相當成熟的構圖法則,也具有了和諧的美感。






充滿自信的小孩,可以從他望向遠方的眼神看出








布列松的作品並非每次在構圖上都嚴謹的遵循構圖法則,他憑藉的是他的感覺,屬於直覺性的觸發;但比起其他或者現代為了捕捉每一刻而大量拍攝的人來說,布列松的做法則大相逕庭,他選擇等待,等到他想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他才按下快門,去拍攝自己想要的畫面。布列松既吸收傳統的法則,也創新了自己的法則去拍攝,所以他的作品讓世人看到的不一定是遵守法則之下的完美作品,而是為了感情表露的真畫面。




藝術創作於自美學的需要與衝動。暗示這種美學的需要與衝動,並不是藝術家們專有的興趣。每個人似乎都關心視覺世界中凡是美的、取悅的和適當的東西。易言之,我們對美有興趣,無論它是從人物、自然、或日常用品中發現。


也許我們這個時代對藝術的態度,不再探討藝術是如此豐富和如此難懂的事實,而是在享受藝術所能提供於每種情緒與衝動的廣泛選擇。
---《藝術的創意與意象》艾德蒙‧伯克‧費德曼




艾德蒙在討論的是在現代已經不需要多做藝術文本、或者艱澀的討論,而是在於如何去享受藝術的創作與過程,親身的體驗比起紙本上的、不切實際的來得重要的多。也正像布列松所說過的,不要把他的言談奉為宗旨,而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攝,過多的法則與規範只會產生反效果、也得不到進步。





螺旋狀的構圖,搭配上小孩疑惑的面孔,螺旋狀也像是加深的這個"疑惑"的氛圍



著名學者羅蘭巴特在母親的逝世後,他看到小時候的母親與自己的合照,對照片有了不同的分析,寫成《明室:攝影札記》一書,英文版 Camera Lucida;「冷靜的暗房」一書中提及:羅蘭巴特等人認為人在被攝的一瞬間就是一種死亡,因為攝影具有時間的凝聚性,同時也將這一刻掠奪了。

羅蘭巴特的講法強調觀者與照片中曾經存在的歷史有所關係,因為他對於that-has-been有著強烈的感覺,羅蘭巴特亦認為黑白更能代表逝去的死亡,這種強烈的感覺導致他認為黑白才是照片的本相,彩色不過是之後添加的部份。

他認為彩色是一種「美容」,而美容過後的攝影無法代表真實。他對彩色攝影感到乏味,因為黑白與昔日的歷史相連結,而彩色卻是後來出現的。其實不單是羅蘭巴特持這種想法,早期的攝影家都與羅蘭巴特有類似的想法,這又牽涉到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對於黑白的偏愛。早期學界及攝影家均將黑白攝影定議程紀實攝影的唯一表現形式,甚至一般大眾也是如此。這種偏愛黑白的傾向,一直到1970年代才逐漸打破,而柯達卻早在1942年就發明了彩色負片。






布列松的攝影方法,也是一種紀錄死亡的方式。觀察他人,透過相機與底片,將一瞬間記錄下來,布列松這「決定性瞬間」也將某人掠奪到畫面之中,停止了時空。同時,這是種戀物,也是種奪取,而攝影的奪取是免費的,不如繪畫需要擺設主題與佈置,街拍就可以得取理想的畫面,且不同於繪畫,布列松從來就不干涉他的拍攝對象。

布列松曾經說過:「攝影者必須在眾多瞬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這樣的瞬間可以深刻的表達真實。在攝影中微小的細節可能是一個絕佳的主題,平常看似不重要的事件,也有可能成為照片中的關鍵。」這段則是布列松對於紀實攝影的論述。


對角線綿延的構圖,與身著深色系制服的大人對比的是前方淺灰色細,拿著花朵的小女孩





在那個時代的氛圍之下,以及戰爭的背景,黑白攝影去除了色彩的點綴,也更突顯了人的純粹。特別的是我們常稱呼他為「黑白攝影」卻鮮少有人提及這黑與白之間的「灰」;灰調子在畫面之中其實佔的空間最多,當畫面的黑與白達到強烈對比時,通常灰色就顯得少些,而畫面就顯得特別有張力,對於主題的強調也更為明顯。

而布列松的作品對比也不特別強烈,反而「灰」佔的比率相當高,看似他攝影時並不特別預想凸顯什麼,而是在構圖後即將眼前的真實記錄下來,所以也顯得他的作品之中真實與生活感很強,就像生活週遭可循,但人物情感流露的剎那又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


若是純粹的黑與白,畫面只會如同平面的剪影般僵硬而單調,灰色就像是調解劑一般的潤滑那股兩色間的生澀。也是這股灰才帶得出人的神色與互動,布列松的攝影作品裡有的大量的灰,灰中有豐富的層次性,值得反覆的觀察與細看。


淺灰調子與對角構圖的人


深灰調子與人群間的互動



布列松說:「照相是一種直覺,而繪畫則為一種思索。」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直覺,才能讓人對於他的作品感到貼近生活,具有親和力,而去掉了色彩,人們更會關注於隱藏在色彩面紗之下的內容。



雖然關於早期對於「攝影究竟是不是藝術」有著相當多的論述在探討,但是在現代此項目幾乎不需要做討論,無庸置疑的,現代攝影比起早期的傳統攝影更添加了許多想法與創新,而國際藝術拍賣上攝影作品的拍賣也不算是稀客了,因此對於攝影而言,在現代,攝影是藝術,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美學。




到了現代的生活,偶爾還是會有人問說,你拍底片嗎?是黑白還是彩色的呢?
說是黑白的,對方的反應通常都是:黑白的?好復古喔。

黑白所能再現的不一定是種復古味,同時也像上述所說的,他足以將當下的瞬間轉換為歷史的一刻,他容易形成一種歷史,也容易帶出劇情的張力。前一陣子的電影-「大藝術家」(the Artist),也是以黑白默劇的方式去呈現,在現代資訊紛雜,色彩鮮明的時代,或許只有回歸沒有色彩的色彩時,觀眾才會更聚焦在內容。

好的攝影能夠讓人沉思,甚至是只要能讓人駐足於前,稍作思考畫面中人物的內容,或許也就足夠了。畢竟現代攝影的美學不如傳統哪麼的侷限,現代也產生了許多的拍攝手法與不同的美學觀,不一定只拍攝人物,其他的主題也讓人能細細回味。



你喜歡黑白照片下的氛圍嗎?
是否也嘗試看看。





資料來源:
Henri Cartier-Bresson
Remembering the Henri Cartier-Bresson retrospective Exhibition at the MOMA.
《冷靜的暗房》一書
《藝術的創意與意象》一書


延伸閱讀:
[攝影雜談][Pen-FT]Lady Grey 400-(二)新竹玻璃工藝館附近。
[攝影雜談]使用Pen-FT的第二捲黑白底片-Lady Grey 400(一)

留言

  1. Having read this I thought it was extremely enlightening.
    I appreciate you spending some time and energy to put this content together.
    I once again find myself personally spending a
    lot of time both reading and posting comments. But so what, it was still worth it!



    Feel free to surf to my web-site - click here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攝影雜談]Olympus OM-1開箱。

[攝影雜談]袖珍型的輕型相機-Olympus XA開箱。

[攝影雜談]米谷美久的經典之作-史上第一台半格SLR-Olympus Pen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