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2的文章

[攝影雜談]Olympus OM-1開箱。

圖片
今天是Olympus OM-1的介紹,與相機相遇要靠緣分,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有緣吧。 剛好介紹手邊一台黑色的Olympus OM-1,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這台沒有"MD"字樣; 如果有的話,會標示在鏡頭右方。 也代表這台就是一開始Olympus 出M-1被萊卡抗議後,於1973出的OM-1,最早的一台;1974年年所出的OM-1 MD才開始可以使用捲片馬達器,所以1973年出的這款只生產了一年,也代表它距離現在足足有38年了。 M-1於1972年生產,OM-1則是1973年生產,1974後的就有MD字樣了,1979年時推出OM-1N,同時OM-1與OM-1D停產,直至1987年OM-1N也停產。 OM-1N與OM-1MD的差異在於,安裝捲片馬達器時不用拆開底部。 不過OM系列的歷史相當長,下次也會有一篇細說OM歷史,其實OM的小前身是1971年所生產的Olympus FTL,配有42mm的鏡頭,是Olympus預開發海外市場所創造的相機,接下來才是1973年的M-1出現。 不過這台也鮮少被人知道,它一共有六種可替換鏡頭,從28mm~200mm的焦段都有。 這台則是M-1的樣子。 而這就是今天主要講的OM-1,銀機的模樣。 這台則是我這台,黑機的模樣。 以上圖片皆出自於日本Olympus官網。 還有當時的廣告海報。 OM海報的素描解析。 Olympus OM-1推出時在當時號稱最小、最精巧的35mmSLR相機,除了不能更換取景器之外,其他點都相當優秀。 OM系統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當時幾個訴求:當時的SLR既「大」、「又重」、「快門聲又惱人」,OM系統改善了這三個缺點,也讓它成為世界上最小最輕量的相機;而且儘管體積縮小,在零件的金屬使用上也不允許置換成較廉價的材質,仍然使用鐵來生產,不與便宜材料妥協。 OM-1生產時有多項創意與硬體上的改良,像是新的空氣避震器,五菱鏡的加工技術,表面防繡處理,耐熱、耐磨等技術,讓它成為當時受到注目的一台相機。 雖然OM系統在1979年推出了OM-10、OM-20等AF(自動化機型)等機種,也算延續

[攝影雜談][Pen-FT]Kodak profoto XL 100-(三)增感兩格拍攝。

圖片
Olympus Pen-FT F.zuiko 38mm f1.8 Kodak profoto XL 100 拍攝地點為清大蘇格貓底,天氣不好的午後。 這次簡直異想天開,突然想試試看這捲增感的效果, Kodak profoto XL 100是一捲比較清淡的負片,先前我有一篇有大概的介紹過: [底片雜談][Pen FT]Kodak Pro Foto XL 100-(一) ,在室內的表現不會讓燈泡的青色呈現噁心的藻綠與藍,而會變成淡雅的淺綠色。 在陽光下也會有著淡淡的暖色調,而暖色調則為Kodak一貫的風格。 天氣好的條件下,色澤也會很鮮豔而美麗。 這次增感兩格,也就是讓這捲iso100度的從100>>200>>變成iso400度的感光度。 剛好拍攝期間天氣不是很好,增感過後的效果還有人說有點相似FUJI的顏色,且增感兩格對我來說看起來對比有些過強,下次我應該會嘗試只增感一格就好。 這天只是隨性的到這附近散步,儘管天氣有些不佳,還是想說出門活動一下對身體比較好。 沒有進去蘇格拉底餐廳用餐,只有到旁邊花園找尋貓的影子。 貓的身型真的很美,微彎的體態就像婀娜多姿的美女,讓人迷戀。 增感過後細節也變得比較明顯,也許是增加對比的關係。 一旁還有可愛的小弟弟,他一直對貓很好奇。 不過他母親也沒有害怕他被貓傷害,反而讓他親近動物,也算是讓他去瞭解生物習性吧。 小孩真的很可愛,追著貓就到花叢去了。 腳步還像企鵝一般,慢慢的踱步著,但是好奇心讓他快速的前進了。 增感太多的缺點,就像這樣過曝了,對比太過強烈;這張小孩與兒童雕像都像是在看著貓,很可愛。 貓看起來比較膽怯一些,悄悄躲起來了。 後來貓又到了長椅上去歇息,看似準備睡覺了。 小孩又很好奇的衝上前去,他母親抓著他的手去摸貓的背,貓看起來好像很舒服,每摸一次牠就:「喵~~嗚」的叫。 不過小孩有點被嚇到,過一會就哭著抱著媽媽;但是他母親說要帶他回家時,他又依依不捨

[攝影雜談][Pen-FT]Lady Grey 400-(三)黑白、構圖與布列松。

圖片
Olympus Pen-FT F.zuiko 38mm f1.8 Lady Grey 400 今天想簡單的談一個比較不太會被注意的小點,也就是灰階的部份。 一般來說多數的人都喜歡拍攝彩色的主題,也是喜愛正片的高度飽和與鮮艷、負片的各種變化才愛上銀鹽的美。 而彩色負片一直到1942年才被發明,那麼彩色之前的黑白世界呢? 關於黑與白,要先提到的就是攝影大師--布列松 著名的法國攝影師 Henri 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908年8月22日-2004年8月2日 ) 年少時學習繪畫,1930年開始加入攝影創作, 1931年廣泛遊歷各地,作品也開始在報紙、雜誌、書籍上陸續發表。 他偏愛黑白攝影,反對裁剪照片與使用閃光燈,認為不應干涉現場光線,被譽為 20世紀 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及現代 新聞攝影 的創立人。 Cartier-Bresson, Henri - Behind the Gare Saint-Lazare [1932]  從小向 畫家叔父路易斯(Louis)學習油畫的布列松,自然受到藝術許多陶薰,及得到美學的涵養; 1927年 ,19歲的布勒松進入了一所私立藝術學校和洛特學院, 1928 到 1929年 ,布勒松進入 劍橋 學習英國藝術和文學。青壯年時遊歷世界各地,拍攝了許多紀實攝影以及新聞攝影。 他曾 在戰後 1948年 前往 印度 拍攝的 甘地 葬禮,以及在此後 1949年 前往政權更替的 中國 從事的攝影紀實,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1949年,他分別在國民黨統治大陸最後的6個月和共產黨取得政權後的6個月內從事了大量拍攝活動,在 北京 記錄下了最後一批 太監 的影像,並見證了北京新政權的建立。此後又前往 荷屬東印度 ,拍攝紀錄了 印尼 的獨立。 1954年蘇聯 領袖 史達林 逝世後,他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 蘇聯 的西方攝影記者。 在晚年( 1970年 代),布勒松逐漸退出職業攝影行業,1975後就不再有他的攝影作品出現。相反的他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私人繪畫中。 法國總統希拉克 在他逝世後,稱他是「法國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世界各地崇敬他的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示了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