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雜談]Carl Zeiss Jena Taxona Novonar-開始與結束。


這台是Carl Zeiss Jena Taxona Novonar,一台1950年代生產的方格機。
也是人稱的「招財貓」。



這台相機所拍攝的片幅為24x24,為一比一比例;使用的是135底片,以一捲底片片長來說可以拍攝52張左右,但是它的計數器上只能顯示到50左右吧。

這台為Novonar 35mm f3.5 紅v的版本,還有另外一台是Tessar 37.5mm f3.5紅T的版本,據說多數的人都對Tessar這台更推崇,似乎是因為紅T鍍膜的關係。關於這台詳細的歷史介紹,可以看文末有連結的blog,由於那位筆者做的分析相當仔細,我就簡單介紹。
它在過片時過片桿往下的模式真的很可愛,但是也因為這台相機的構造特殊,往後若是要修理想必也會花費不少金錢...



首先是開箱:



打開之後的包裝。

拆開第二層包裝後。









相機拿出來的樣子,可以清楚的看到方形的觀景窗。

鏡頭右方有黑色把手的部份則是過片桿,它的構造很特別,過片是向下扳的,鏡頭左側上面則是快門桿,同樣也是向下按下快門,它的快門震動還滿輕的,有些微的沒有存在感。

快門桿下方的則是調整快門速的轉動桿,最快是1/300快門,其次是1/100、1/50、1/25、1/10、1/5、1/2、1,也有B快門。




這是機背的樣子。



底部,扭轉至A就是可以打開機殼,Z則是關上。內凹式的孔洞據說是皮套的鎖緊孔,不過目前市面上應該是難以再發現的情況了吧。


側身的樣子。


另外,這台是全手動式相機,採取估焦模式。












但是這台由於年代久遠,所以最終我還是跟它說了再見。
測試的結果是過片桿過片後會有彈不起來的情形,且鏡頭本身會有點霧狀,雖然外觀完整,但是真的不適合再拍攝了。也是一台與我相遇、嘗試媒合操作最短暫的一台相機。






還是簡單說一下這台必須解決的問題,或許還是有人持續在拍攝吧。
一是他的裝片桿是活動的,聽說這根不見要買的話,需要花費三百~五百不等的價錢。

就是這根。







第一,這根片軸在設計上其實是不良的,裝置上去會產生歪斜。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將它墊高。





我是簡單用個泡棉膠帶黏上去而已
因為市售的泡棉膠帶其實黏性不高,真的要撕去時反而容易撕下(不過請記得再黏一點紙,不可以讓桿子黏在上面啊)。










而第二點是,由於過片軸是歪的,所以在裝底片時要將底片前端剪除,也就是剪成平狀(直角),再用膠帶貼在軸上固定,這個方法會解決它過片越過越緊的問題。

雖然它過片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麻煩,但是也問過一些老相館的師父,雖然他們說不太可能有這種事,但是他們實際測試後也說:真是見鬼了;但是目前這個方法真的可以解決它過片會越來越緊的麻煩。

另一位使用者是嘗試在過片前採用鬆動片軸的方式去改變鬆緊,不過我個人有點怕底片殼內的底片軸心會歪,就不太敢嘗試這個方法,但是也是可以試試看。









在此介紹這台相機,除了它若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話,我還是會繼續使用的這點之外,也還有其他使用者在使用,所以我認為它還是一台堪用、有特色的相機。據其他使用者說這台成項屬反差大,色彩也偏暴力,不過看來我是沒有什麼機會體驗看看了,或許未來有機會的話再嚐試看看吧(笑)

還是放一、兩張試拍的成果上來:


我不小心回捲時沒捲完,讓照片曝光了....老闆一定覺得我在用LOMO機............



拍攝的是最近的聯展,不過今天已經撤展了


嗯....這是有點不成材的作品(汗)
其實我打算展的不是這組...(;>_<;)


不知道為什麼,它反而有股清淡味,好像在我手中操作的相機常常會這樣...
有準焦的時候其實也算清晰。


使用的底片為Kodak color plus 200
展場為夜晚拍攝





最後特別感謝讓我不斷發問的賣家跟另一位也有使用這台相機的攝者,他的blog所記述的也很詳細,也很熱心告訴我他在操作相機上的經驗與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

他的blog: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攝影雜談]Olympus OM-1開箱。

[攝影雜談]袖珍型的輕型相機-Olympus XA開箱。

[攝影雜談]米谷美久的經典之作-史上第一台半格SLR-Olympus Pen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