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記述]雙面膠『 純粹陌生 - 攝影個展』



最初聽到「雙面膠」這個字彙時,我想到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裡的一段句子:「那個在夢中常常出現而且是那麼靠近焦慮地被禁制感究竟俱有何種意義呢?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前進,但是卻發現自己被膠粘在那裡,想要取得什麼但卻被一些障礙擋著。」雙面膠純粹作為一個具象的物體時,以纖薄的身姿夾入物體間,可以輕易的將兩者銜接上,它既交融在目標物之中,又永久的束縛住你,撕去即殘膠,剝去一片痛冽的肌膚,讓身體永遠記住失去的灼熱,雙面膠給予的感覺,就是在兩個片刻或者兩個空間中如此的緊貼,也如此的深刻。

不小心在最初就偏離題目了,還是先回來講述展覽。
展題為純粹陌生,語意或許為攝者想呈現與被攝者、觀者三者都相互為不相識的狀態,攝者以第二者或第三者的角度去拍攝與詮釋,觀者再以第三者或第四者的身份觀看;作品有強烈的空間疊置感,但整體又呈現疏離的荒蕪,仿佛每個片段都是沙漠間的海市蜃樓,你可以感受得到每一張作品都有攝者濃郁的投注,像浸在玻璃水缸之中被放大的回憶,瞬間卻又飄渺得消失在那個盡頭。
作品中其實都帶有一種既真切又壓抑的基調,攝者總看得太透了,能將被攝者的個性與心緒掌握住,但是與被攝者的關係處於模糊地帶,你無法瞭解在其中究竟儲存過何種情緒,但你卻能確切地讓那種情緒從眼框中滲入。既成陌生,代表著一切無法回歸;作品同時也成為一種弔念的形式,弔念一段失去的情感、一個片段,或者一個人,羅蘭巴特認為攝影是種死亡的表徵,在快門按下的那刻就代表已逝,它消逝在不斷回捲的膠卷之中。
而回頭再觀看這些作品的同時,既是緬懷一段曾經熟悉的日子,同時也是一個告別的時刻,以一個陌生人的角色再度去詮釋,攝者與被攝者的感情如同喪失記憶的人與其親密的人一樣,在快門按下之後就產生無以抹滅的隔閡,也暗喻者未來的終曲。那些如白霧般消逝的容顏,在底片所呈現出的質感之下顯得更突出,在粒子聚合的狀態之下,反而有一種讓畫面產生迷離的效果,如夢境般的迷離,迷離後消散,這種攝影表意已經成為攝者的特殊語彙,且在作品之中形成一種特殊性。
這次在展覽之中所展出的作品量相當龐大,與其說是相互陌生的片段,不如說是同樣處於同一個共生的場域,因為所有作品在時空的分散之下又具有脈絡性,而脈絡的回歸是因為攝者本身的語言,攝者本身掌握了兩種層面,既是創造了陌生之感,又以本身的創作手法橫貫於各個作品,剛好攝者本身為「雙面膠」,這種兩面性的形式剛好回應了攝者本身定義的身份與稱呼。
攝影本身也會反映著攝者本身的情緒,在展覽之中既看得到攝者所呈現的「表」——作品的呈現,也看得出攝者的「裡」——其內化的意識形態,兩者濃縮而成當下的瞬間,就是一種作品的產生,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無可取代性的,這也是攝者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反映出心緒之所在。
在90年代至當代後開始創作的攝影師通常在表現個人情緒上都相當熟練而外顯,這也是由於時代的開放性與大環境的壓抑與排解所造成的結果,其中雙面膠的作品在人的情感上流露得相當自然而濃烈,實為可貴的作品。


展覽內容:
雙面膠『 純粹陌生 - 攝影個展』

展期:2013年08月14日 - 10月14日
地點: HUG Caf'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攝影雜談]Olympus OM-1開箱。

[攝影雜談]袖珍型的輕型相機-Olympus XA開箱。

[攝影雜談]米谷美久的經典之作-史上第一台半格SLR-Olympus Pen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