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雜談][SPF]Kodak profoto XL 100-(五)-青青草原(上)。


Asahi Pentax SPF
Mir 20mm f 3.5
Kodak pro foto XL 100

老實說,前一陣子我忙碌的時間,防潮箱還是默默的多出了新的成員,只是太忙碌了,還沒有時間好好整理與介紹。
這次也算是測試Asahi Pentax SPF這台相機,它是Pentax在1974年所生產的最後一台M42卡口的相機(接下來就是K卡口了),不過本次主要不是介紹機身;鏡頭則是M42的俄鏡,這次也算是第一次使用全幅機身來拍攝。


其實也因為我很喜歡這捲底片,所以我之前肆無忌憚買了不少...不過表現我相當喜歡就是了。
















青青草原位於新竹靠近香山的地方,下山處靠近香山濕地,擁有一望無際的草原,整片的翠綠讓人散步都心曠神怡;或許是位於群山中,剛好有障壁擋住強風,所以這幾天原本是西南氣流旺盛的天氣,在這裡倒是很舒適。


除了去牧場旅遊之外,很少地方可以一睹整片美麗草原了,雖然只有草地,但是充滿生意的綠相當美,隨風搖曳的草枝像有率動的生命一樣,不停隨風舞動著。










我想起了畫家黃銘昌筆下的稻田風光,一種存在於成長記憶裡的美好,以及南島耕作的生命力。


黃銘昌出生於花蓮,自文化大學畢業後曾去巴黎留學。


留學歸國後繪畫越趨於照相寫實風格,197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期間,開始了對於本土意識的藝術自省運動,發掘民間非學院的藝術表現等;台灣的照相寫實主義更多轉化為反映鄉土或社會題材,此時的黃銘昌也創作過關於反映環境汙染與藝術方面的水墨創作。


1990年代後他開始創作富含綠意及關懷自身鄉土的創作,前陣子台北市立美術館所展出的「黃銘昌-一方心田」展覽裡的心湖系列、荷禾系列,到水稻田系列多屬此一類型的作品。





黃銘昌 (台灣,1952年生) 綠境紅深 (水稻田系列)
2004  油彩 畫布 112 x 162 cm


黃銘昌 (台灣,1952年生) 蕉葉迎風 (水稻田系列)
2002  油彩 畫布


或許是刻意的以照相寫實手法來刻畫農田裡一絲一毫的田埂,才會讓人每一株稻梗都看得相當仔細;都市裡生長的人的一生會有多少次仔細觀察植物的機會呢?黃銘昌刻畫了那些記憶,也讓人想要再駐足觀察於四周的草木,或許都市裡的綠意不多,但是生命的美好也要留心才能夠發現。

大概只有親身駐足在草原之中的人才能夠感受那種讚嘆與解放,風流動著,草地上映著藍天,這樣的午後甚至想忘卻一切,躺在草地上放空。來青青草原這天天氣相當好,草地沒有濕漉的泥土味,就算直接坐在上面呆坐著也相當美好。









與家人一起來散步的小妹妹與小狗,相當可愛。
純白的洋裝像小天使一樣,真羨慕他的父母有個可愛的小模特兒。




陽光燦爛到必須縮光圈至f16......
不過像是懶洋洋的動物一樣在陽光下享受著太陽,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遠離城市、遠離科技、遠離低頭族的習慣,透過鏡頭感受著自然,相信在以前底片還很普及的時代,那時候的人們還很享受這種貼近自然的美好。


而且f16的景深範圍很廣,也可以很輕易的使用估焦來拍攝。







也許還是青春的時候才能感受這種簡單的快樂,出外踏青沒有特別的目的,帶著相機(不管是什麼相機)、帶著簡單的乾糧與水,再帶著愉悅的心境,簡簡單單也可以得到最無價的過程。

青青草原相當乾淨,道路旁也有放置垃圾筒,沿途幾乎沒有看到垃圾在草叢裡藏匿,雖然是最基本的公德心,但似乎遊客都不忍心污染這片草原,所以它一直都這麼美麗。








天空很美、很藍,與白雲的層次就像棉花糖機裡被捲起的糖霜,一絲一絲的糾結。雖然我拍攝天空的經驗不是很充足,不過天空的景致也是瞬息萬變...難以保留啊。

比起為了涼爽而期待下雨的陰鬱,我還更喜歡在陽光下散步的感覺。












*
下捲還躺在SPF機身內,由於回台北實習,還沒有時間將它拍完,期待暑假結束前可以讓成果出現,這篇本來想等下捲出來再一起end,不過放太久也會失去當初遊玩的興致,還是早早在一個段落先歇著比較好(一放假這篇其實就打得差不多了orz)。


這捲部分有產生漏光的情形,目前還不知道是不是俄鏡接日機稍微有些不同所產生的漏光...不過與一般的漏光又稍有不同,目前還在評估中。不過這顆鏡頭還是很美,邊緣形變也小,有機會再好好介紹它:)



留言

  1. 時隔十一年,今天才偶然看到您的文章,謝謝!亦祝您不斷有好的攝影作品。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攝影雜談]Olympus OM-1開箱。

[攝影雜談]袖珍型的輕型相機-Olympus XA開箱。

[攝影雜談]米谷美久的經典之作-史上第一台半格SLR-Olympus Pen FT。